
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(记者 徐静)首届“北京博物馆季”17日结束。 “北京博物馆季”以“文化传承、创新融合”为主题,连接全市100多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。活动期间共推出300余个展览,利用北京文化资源、场所、传播等优势,为观众带来全景文化体验。
“北京博物馆季”历时五个月,以主题月的形式推进,串联展览展示、创新科技、文创设计、研究教育等多个方向,形成连续、系统的布局。
首届“北京博物馆季”闭幕活动。北京市文物局供图
“展览月”百余场优质展览拉开“北京博物馆季”序幕;“科技月”搭建文化与科技博物馆双向融合创新平台; “文化创意月”促进文化与创意设计与消费的融合,让文化深入到大众日常生活; “本月研究学习”针对青少年推出各类研究课程和“文化博物馆通行证”等互动周边,调动公众参与热情; “教育月”深化博物馆与学校合作,让博物馆成为公民的精神课堂。
在一系列主题活动中,一批博物馆亮点项目成为推动文化博物馆“破圈”的生动事例。 “文博智慧探索·企业行”和“科技创·文博游”推动文博机构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,让高科技为文化传播注入活力; “文化中国行·看馆”系列直播打破时空限制,让全国观众“云观展”,扩大了首都文化博物馆的影响力;文创月举办的文创市场激活消费空间,推动“文化消费”新业态; “文化博物馆通行证”以及学年、学月期间推出的多条学习路线,不断推动青少年深入博物馆、体验文化之美。
闭幕式上,主办方评选出“2025北京博物馆季热门展览”、“2025北京博物馆季畅销文化作品”、“2025北京博物馆季特色研究”等奖项。其中,首都博物馆与北京五十七中联合推出“馆校融合课程”culum实验项目:博物馆第一课《北京城市的前世今生》;北京师范大学博物馆学院与10个馆校融合团体合作开展的馆校融合指导系列项目荣获“2025北京博物馆季优秀项目”。这些优秀项目丰富了青少年文化研究的内容,展示了首都博物馆在创新教育、馆校合作方面的实践成果。
未来,北京将持续推动博物馆时代品牌化、常态化,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,拓展文化传播边界,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历史、启发博物馆未来。 (超过)
国学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有何内在联系?
中新网评论:没有干扰对“野孩子”公司的调查身份?
新篇《黄河大合唱》文化旅游:文明与生态的协奏曲
黄金价格上涨,金条可以流动吗?您需要了解的本次购买规则→
婴幼儿食品膨胀国家标准发布:灭菌率应不低于99.9%
乌镇戏曲戏剧节迎“年” 25部中外剧目首发
去那吧!这座城市如何为红色文化带来新的活力?
准备剧本、上演视频……网警公布打击网络谣言常见案例
陈奕迅的焦虑症
探访中国“人造太阳”:聚变能源研发
基因检测可以预测未来的疾病吗?
健身仰戈很受欢迎。其中包含哪些科学概念?
真正的营养还是智商税? 30种鸡蛋的“开蛋测试”来了
95万买个“学术”?小心“戴上帽子将被研究”,这已成为流行语丑事
业主私自挖掘地下室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,该承担什么责任?
新增黄金资源量突破40吨!我国发现大型金矿
秋天是光子嫩肤的黄金季节吗?不信!火灾事故频发
全国长裤预警地图已经出现。十多个省份急需长裤保护身体。